2019年9月4日至6日,为了做好教育实习工作,历史系精心设计并组织16级历史本科1、2班全体学生聆听了由中学一线教师、教研员主讲的四场精彩讲座,学生们普遍反映讲座规格高、易操作、效果好,受益匪浅。
第一场讲座是由西安市教科所历史教研员张艳主讲的“听课、上课、管理——师范生教育实习实务解析”。张老师认为,一名好老师,应当同时具备专业素养和人格魅力,而作为即将站上讲台的实习“新手”,在向此目标努力的过程当中,听课积累是很重要的一环,在听前要设计在先、确定重点、了解学情,听时注意观察,听后进行反思,不仅要注意学习如何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如何发挥,也要观察学生状况和学习质量。张老师提到,一堂好课,要看到学习的过程,使学习行为切实发生,避免假象无效的学习,所以如何使学生学会提问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破除学生对提问的恐惧心理,给不同的学生留够提问机会,因材施教,从教材和生活中提出能使学生产生思考的好问题。关于上课方面,张艳老师讲到“三宝”(课标、教材、教参)、“三线”(底线、红线、智慧线)、“三味”(知识味、人情味、生活味)。从浅表教学到创新教学,成为一名有“艺术性”的优秀老师,这必定要历经千锤百炼。整个讲座中张老师结合大量前沿课堂实例讲解,对于同学们从事教育实习提供了非常实用的指导。
第二场讲座是由长安一中高级教师雷波主讲的“研究教材,超越教材”,雷老师以“四个自信、五个认同”和香港教材当中的一些表述为例做比照,向大家阐述了教材当中的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综合性,以及如何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进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她还提到,尽管有很严密的设计思路,但教材当中仍旧存在个别问题,所以研究教材也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初高中教材内容没有梯度,怎样由表及里,依据学生认知水平来构建教材内容就成为了可研究的方面。雷波老师的讲座中多次使用到新颖的教学实例,课程内容与实事结合非常密切,将固有的教材知识延伸整合成了学生感兴趣、能听懂的内容,使大家切实感受到了什么是“研究教材,超越教材。”最后,雷波老师对即将实习的同学们给出了一些建议:1.历史学科是有趣且有用的,对于历史要发自内心的热爱。2.历史老师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喜欢历史课,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距离。3.对于教材要学会取舍和整合。4.勤于思考,并在语言、文字、动作方面提高课堂展现力,善于创新。5.发自内心的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
第三场讲座是高新一中的高级教师张洪琪主讲的“新形势、新变化、新应对——对历史教学的一些思考”。本次讲座张老师围绕新形势、新变化、新应对,三个“新”字展开对于历史教学的思考。在新形势方面,张老师给同学们简单的介绍了国家对于教育的要求。在新变化方面,主要讲述教材的变化,张老师建议同学们一定要密切关注教材,并且首先要解决教材问题,而对于如何把握好教材,张老师以初中教学为例,提出两条线,中国史是一条从繁荣到屈辱再到复兴的曲线,而世界史是一条发展的直线。在新应对方面,张老师根据自身的经验,给即将实习的同学们提出了几点建议与希望。即做到以下7点:1.需要学习——不断汲取各科知识;2.需要积累——需要思考沉淀所学;3.需要梳理——梳理总结教学经验;4.需要创新——进行有限教学创新;5.需要回报——付出一定要有回报;6.需要研究——加强对考试的研究;7.需要规划——对整体教学进行规划。而在实习过程中对于成长的感悟,做到以下4点:1.充分相信自己能力;2.充分利用各种资源;3.充分珍惜学校平台;4.充分争取各种机会。最后,张洪琪老师向同学们展示自己的历史教学课件,还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分享了自己在教学中的运用的独特的方法,赢得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
第四场讲座是由长安区历史教研员赵馨老师带来的“中学历史高效课堂教学”,赵老师以“破题”的方法从1.什么是效率2.什么是课堂教学效率3.高效课堂教学。这三个方面层层深入,带领同学们探讨得出了高效课堂教学的内涵,低投入,高回报的教学方式才能达到高校教学。紧接着赵老师从历史课堂教学的分类来证实在实践中怎样的教学才能是高效的课堂教学,而后举例展示高效课堂教学的表现形式,只有做好细节才能够让课堂高效。最后赵馨老师给出了实施高效课堂的几点建议:1.关于“课标”,要认真深入研讨课程标准中相关的教育理论。2.关于教材应该“吃透教材”弄懂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编者的编排意图。
3. 参与教育科研不断提升教育水平。4.不断学习,增加自己专业知识的储量。5.转变教学观念。在本次讲座中,赵老师运用了大量的实例来为我们讲解究竟应该如何打造历史高效课堂教学,将理论性很强的内容实际化了,这对于我们来说也更好的理解。
(供稿:bat365官网登录入口 撰稿:刘秀红 审核:杜红艳)